湖北日報訊(記者余瑾毅、通訊員張夢石、譙玲玲、蔡薇娜)青年女子小陸(化名)術后創面形成大面積瘢痕疙瘩,日前在武漢市第一醫院皮膚科接受10次淺層放射治療之后,瘢痕疙瘩較治療前明顯變平。華中地區公立醫院首臺淺層放射治療系統近期在武漢第一醫院皮膚科投入使用,小陸成為受惠于該項新技術的首批患者。
33歲的小陸來自河南,左上臂起疹20余年,到武漢市第一醫院皮膚科就診,確診為隆突性纖維肉瘤。這是一種皮膚惡性腫瘤,該院皮膚外科團隊為其進行了手術切除加植皮治療。因瘤體占面頗大,加上小陸自身為瘢痕體質,傷口愈合后創面形成大面積瘢痕疙瘩。而小陸的瘢痕體質,又使她無法繼續選擇手術或激光祛除瘢痕。
該院皮膚科醫生宋應華操作淺層放射治療系統為小陸進行了淺放治療,在殺滅殘留腫瘤細胞的同時,兼顧治療增生性瘢痕疙瘩。該系統采用萬向機械臂設計,能夠360°無死角地全面覆蓋病變部位,具有立體定向治療功能。每次治療時間在1分鐘以內,無任何痛感。經過10次淺層放射治療之后,小陸左上臂的瘢痕疙瘩較前明顯變平,顏色明顯變暗。
該院皮膚科副主任、皮膚外科負責人張良介紹,該院新配置的淺層放射治療系統可用于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患者的臨床治療,在華中地區公立醫院尚屬首臺。其通過計算機控制精準作用于病變處組織細胞,對正常細胞損傷控制在最低限度內,散射的X射線量極低,治療過程一般在1分鐘以內,年老體弱及嬰幼兒群體等通常情況下對治療耐受性差的群體也能適用。
張良表示,淺層放射治療不止用于減少瘢痕復發,該系統還可治療嬰幼兒血管瘤、頑固性濕疹、汗皰疹、多次冷凍或激光治療效果不佳的頑固性病毒疣。作用于皮膚腫瘤根治性手術后,可有效殺滅殘留腫瘤細胞,減少腫瘤復發,是皮膚惡性腫瘤術后的有力輔助治療。
該院皮膚科主任陳柳青介紹,作為湖北省乃至華中地區知名的“老字號”,科室近來上新頻繁,前沿醫療裝備和技術提檔升級不斷。該科從中西醫結合治療皮膚疑難病癥向皮膚外科、激光治療、光動力治療等領域不斷延伸,相繼開展了莫氏顯微描記手術、引進了華中地區公立醫院第一臺皮秒激光治療儀、將無痛光動力治療鮮紅斑痣患兒年齡降至1歲……
今年2月,依托武漢市第一醫院建設的皮膚感染和免疫湖北省重點實驗室高分通過了湖北省科技廳組織的建設認證。該實驗室正致力于銀屑病、系統性紅斑狼瘡、大皰性類天皰瘡等疑難危重皮膚病發病機制的基礎研究,并不斷向人工智能輔助皮膚病診斷方面進行新的嘗試。
湖北日報客戶端,關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僅為用戶推送權威的政策解讀、新鮮的熱點資訊、實用的便民信息,還推出了掌上讀報、報料、學習、在線互動等系列特色功能。
相關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