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 易每
出品 | 深度美業
近年來,醫療美容行業的投訴量持續攀升,消費者在術后效果、價格欺詐、服務承諾兌現等方面頻頻遭遇糾紛。低價引流、隱性收費成為醫療美容行業常見亂象。消費者在線上平臺看到“限時優惠”后到店咨詢,卻被銷售人員以“套餐升級”“專家定制”等話術誘導消費,實際支付金額遠超宣傳價格。部分機構在面診環節安排多名“導師”輪番推銷,從皮膚管理到整形手術層層加碼,甚至向無需求的消費者推薦高風險項目,將商業利益凌駕于醫療安全之上。
圖源:小紅書
低價引流被曝“掛羊頭賣狗肉”
2月6日,有消費者在小紅書發布避雷貼,提醒其他消費者避雷深圳富華醫美,該消費者稱自己準備去打下巴玻尿酸,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提前詢問了是否可以使用某個品牌,得到了肯定的答復。然而,在打車去的路上,接到電話告知沒有該品牌的產品,而是推薦了其他品牌,該消費者認為這是“掛羊頭賣狗肉”的行為。該消費者表示,這個牌子從未聽說過,只有該商家有,質疑其安全性。該消費者對商家的引流方式表示不滿,認為其“好惡心”。
該消費者提到這是第二次去該醫美機構,第一次只是來面診,商家承諾面診可以報銷車費并有面膜贈送。但當消費者真的只是來面診時,商家的態度非常差。該消費者對商家的評分表示質疑,認為評分不真實。該消費者呼吁其他消費者“避雷”,并表示會持續舉報該商家,直到問題得到解決。
圖源:小紅書
也有消費者表示,深圳富華醫美是多年來遇到的最差的一家,電話營銷多,服務態度卻極差。
圖源:小紅書
去年12月,有消費者在大眾點評對富華醫美給出了0.5星的差評,該消費者提醒其他消費者千萬別去該機構,并稱機構的行為是妥妥的欺詐消費者。
該消費者表示,大眾上明明說的是1680面部不限制發數,來了后店里的一個男顧問給她面診說是1980的還限制發數10000發,溝通了一番后說可以給她開,但一代效果不好讓她升級黃金版的,又說她皮膚不好可以做個斑,又說自己院里面抽脂和隆胸做的很好,她可以做個。該消費者不禁質疑對方是瘋了嗎,第一次來機構都不知道他們醫院做的效果就被一通的推銷,再說她朋友都說她太瘦了他還讓她抽脂,毫無職業道德可言。
圖源:大眾點評消費者上傳
該消費者還提到,面診見了銷售又安排見醫生,她以為見的就是要給她操作的醫生,結果進去又說是超聲炮導師,還以為導師給她操作結果說要讓她操作要加專家費。該消費者質疑一個醫院難道就只靠一個導師撐著的嗎,人人都要導師才做的了那還開什么醫院了。
見了這么多人搞了一個小時沒跟她說沒醫生做不了,面診完付姓醫生說要加專家費才做不加就別的醫生,又讓她等,結果一會兒又跟她說有認證的黃某某下班了其他沒有認證的醫生,但是也一直有在操作超聲炮的問她介不介意。
該消費者認為沒有證都能操作超聲炮這不是涉及違法了嗎?怎么會不介意呢?并怒指其真是黑心商家。
圖源:大眾點評消費者上傳
該消費者認為這完全是欺詐消費者了,如果沒有醫生做一開始就不要讓她核銷券見完這個見那個一輪輪銷售她,銷售不成就不做操作了。該消費者質疑平臺是怎么讓這類機構上架的,都不審查的嗎,太可怕了,對方推薦沒有證的醫生操作,令她不得不懷疑儀器的真實性。
當醫美變成“醫毀”
該消費者在差評中曝光的使用非技術人員從事醫療技術的醫美亂象并非孤立個案。當價格欺詐、資質存疑、服務失序的陰云尚未消散,深圳富華醫美的手術操作規范度與術后保障機制再次遭遇公眾拷問——距離超聲炮糾紛五個月前,另一場由ADM臥蠶手術引發的醫療爭議正在大眾點評持續發酵。
去年7月,有消費者在大眾點評上分享了兩張對比照片,展示了其在深圳富華醫療美容醫院接受adm臥蠶手術前后的情況。該消費者對手術結果表示極度不滿,指出手術后臥蠶的形狀出現了問題,表現為歪斜和斷層,且醫院方面沒有采取任何補救措施,反而推卸責任。
該消費者還提到,通過查看其他整形醫院的評論,發現這家醫院的評論數量本身就不多,而且差評和低分較多,這讓他感到非常失望。他后悔沒有早點查看大眾點評上的醫院評價,認為這是一家評價極差的醫院。此外,該消費者還查詢了醫院的企業信息,發現存在多起司法案件,因此建議大家在選擇醫院時要三思而后行,以避免類似的不良體驗。
圖源:大眾點評
天眼查顯示,深圳富華醫療美容醫院 (曾用名:深圳富華醫療美容醫院有限公司) ,成立于2014年,注冊資本500萬人民幣。
去年9月,深圳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接投訴前往深圳富華醫療美容醫院調查發現,2024年2月25日深圳富華醫療美容醫院使用未有美容主診醫師備案的執業醫師梁某成獨立對患者蔣某某進行毛發移植術,涉嫌存在使用不具備崗位所需的技術職務任職資格、工作經歷、培訓考核等條件的醫療衛生人員開展執業活動的違法行為。深圳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根據深圳經濟特區醫療條例(2022修訂)第五章第七十九條第(二)項,對該機構處以2萬元罰款。
圖源:天眼查
雖然深圳富華醫療美容是2014年成立的,但是其前股東曹某某,早就在1998年創立過“前富華”(深圳富華醫療美容醫院),可現在無論在信用中國上,還是在天眼查企查查愛企查上,都再也找不到“前富華”的任何蹤跡,只有全國30萬人體內的奧美定,能夠真實地證實著“前富華”的存在。而發明奧美定的人,正是“前富華”的院長,現深圳富華的前股東,曹某某!
塵封19載的奧美定之殤!
2006年4月30日,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撤銷了奧美定的醫療器械注冊證 ,全面停止其生產、銷售和使用。
就是這樣短短的一句話,卻是很多人付出了健康代價之后,在無盡的痛苦中勇敢地控訴與抗爭,是在采訪記者被暴打,輿論甚囂塵上之后,才換來的。
圖源:百度百科
曹某某在1999年12月“發明了”奧美定(彼時國家藥品制度尚不完善,從分子結構看,它和烏克蘭生產的“英捷爾法勒”一樣,都是聚丙烯酰胺水凝膠。只不過,曹某某聲稱,他發明的凝膠,單體含量比國外的更低。),并獲得了國家藥監局的注冊、批準文號后,富華家族在全國各地開展了大規模的“奧美定”應用培訓。截至2004年5月,曹某某等人“在全國舉辦了28期培訓班,培訓學員達2000多人”,遍布北京、上海、深圳、成都、昆明、沈陽、哈爾濱等大中城市。
圖源:百度知道
曹某某為什么要培訓這些人,參加培訓的又都是些什么人呢?“他為了商業利益,為了銷售奧美定,在遭到正規大醫院的抵制后,他就向美容院推銷,給美容師培訓。”衛生法學專家卓小勤說,這個行為本身就造成非法行醫,因為按照國務院頒布的《醫療機構管理條例》,任何機構未取得醫療機構許可證不得進行診療行動。此外,美容師沒有取得醫生的資質、資格,也不能夠從事注射隆胸這樣的醫療活動。所以,富華公司在這個方面是嚴重違法違規。
圖源:美聊齋
2006年,據北京協和醫院整形外科主任喬群估計,全國約有30萬人在體內植入了奧美定等聚丙烯酰胺水凝膠產品。
圖源:云南法制報、新京報
在深圳醫美圈,曹某君是個傳奇又禁忌的名字。2006年5月22日、23日,香港的媒體堵著門來采訪,出去一個醫生就追著問,曹某某比較煩,下面的人和記者發生了沖突,媒體上報道說“深圳富華醫院毆打了香港記者”。結果,深圳市長震怒,下令衛生局查封了他的醫院。最后查明,醫院有五名工作人員沒有醫師資格,衛生局罰款一萬元了事。
圖源:美聊齋
新京報報道,曾有三十多個消費者,并共同建立了QQ群,互相通報受害情況和維權進展。
在這些消費者中,90%以上都是注射隆胸者。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收集到的182例不良事件中,隆胸者就有161例。
但這一條聯合維權的道路,同樣并不順利。
2005年2月24日,“前富華”反過來起訴消費者“名譽侵權”。
此前,武漢12家醫院抵制注射隆胸,“前富華”起訴了聯名專家以及報道此事的湖北日報報業集團、長江日報報業集團,均獲勝訴。
當時“前富華”的殺手锏,就是奧美定有國家相關部門檢驗合格的檢驗報告,又有準入市場的醫療器械注冊證。
圖源:美聊齋
2004年,富華訴抵制注射隆胸手術的專家和湖北兩家報業集團案中,長春市南關區人民法院認定,“前富華”是“惟一以注射方法應用這種產品對人體進行整形的合法培訓推廣單位。”
由于這一關鍵證據存在,記者所獲知的十幾起案件中,富華“連戰連勝”。
“律師一看奧美定有合法的醫療器械注冊證,連醫療鑒定都沒敢讓我去做,怕構不成醫療事故。”有位消費者告訴記者。
多年以后,在2014年的11月,曹某某再次投資了一家新機構,仍舊命名為深圳富華醫療美容,曹某某股權占比100%,后于2015年變更為20%,最后于2019年退出。
圖源:天眼查
醫美行業中存在一類特殊現象:曾被吊銷資質的機構通過重建、股權重組等手段“復活”,其核心團隊與運營模式卻未發生實質改變。這類機構在新品牌下繼續營業時,往往刻意淡化甚至隱匿歷史糾紛。無論深圳富華是“換殼重生”還是“脫胎換骨”,在使用非技術人員從事醫療技術工作這件事上,始終沒有得到更深刻的教訓。而塵封19載的美業歷史不應被掩埋,消費者有權知道,你是誰,你來自哪里!
相關標簽: